国家公安部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大大地提高了打击违法活动的效率,

而公安部门的科技人员表示,在以大数据为前提之下,如果一旦发现有相关的特征,那么很有可能此人涉嫌到违法活动中,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被大数据盯上了吗?接下来的信息一定要注意。

一、大数据成为监控

自从2012年过后,我国也迎来了真正的大数据时代,特别是最近几年,互联网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主流。大数据不仅仅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不必要的烦恼,除此之外还能大大提高国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而像公安部门最新的“扫黄”模式,就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的,它能够快速地找到违法活动的踪迹。那么大数据在生活中究竟是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它的到来能够改变什么事情?

大数据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前提之下,建立起来了一张庞大的数据网,里面包括了个人的游览信息、支付信息等等。

但是,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后,只要这个人出现在一些公众场合或者使用手机上网等,大数据都会第一时间捕捉到嫌疑人的身影,从而加快办案人员的工作效率。

目前,我国大数据市场总规模已经达到了4384.5亿元,预计两年后突破7000亿元大关。从2014年开始,大数据就开始成为了我国主要发展的领域之一,无论是用在日常生活还是国防方面,大数据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有大数据的存在,我国公安部门利用这一点,进一步研发了新的“扫黄”方式。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新的“扫黄”方式是怎样运行的,如果日常不小心触碰到里面的相关特征,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二、两大特征需要注意

根据公安部门的科技人员所描述,现在全新的“扫黄模式”是从大数据中找出异常的数据,然后进行一个追踪和监控,最后做到锁定涉黄的违法人员。

其实,这个异常数据是很好理解的,它主要就分为两种特殊情况,只要触碰到当中一种,就会被大数据进行一个监控。这里的异常数据并不是指我们在网上平时所浏览到的信息,而是指我们的一个支付数据。

第一种情况就是关于个人的交易时间,现在是网络支付时代,每天都有极大的交易量数据,那么公安是怎么捕捉的?虽然交易数据量庞大,但是有些交易数据却是不寻常的,比如说在晚上12点到凌晨5点这个时间段。

这个时间段正好是我们休息的时间,什么样的人才会在这个时间段内如此的频繁交易,当然像一些24小时便利店、夜宵店也会有这样的数据,但是这些他们的收款码都是申请了店铺认证的,自然不会被当作异常数据。如果当收款人是在这个时间段内收到钱款,那么大数据会把此人纳入到监控以及检测中。

这个时候是无法确定此人是否涉嫌到违法活动中,只是属于一个被监控的阶段。如果要进一步确认有没有违法行为,就是看第二个特征,此人的收款金额是否具有一定的特定性,像499、599或者689这样的交易金额,很明显这些金额就是属于某些行业的特定金额。

当出现在特定时间段以及有特定的交易金额,那么这个人就会被大数据标记为重点人员,随后公安人员就开始进行调查排除,从而做到打击涉黄的违法行为。

我国的艾滋病病例每年都在增加,2021年就增加了113万名艾滋病患者,其大部分都是通过性传播行为感染的,所以为了能够给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打击“黄色”违法活动是必要的。

三、总结

现在国家逐渐地在完善互联网,千万别想着利用网络去做一些违法活动,不然最后面临的是牢狱之灾。在这里也呼吁大家,看到这些不良信息以及不良网站一定要及时举报,大家觉得在大数据时代之下,我们个人是否还有隐私呢?

 

【打个小广告:在线学习考试通过可以获得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的大数据职业技术证书,欢迎个人和机构垂询 18600166209(微信同号),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