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2 年高招调查报告》。报告中对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分布、第二轮 " 双一流 " 建设、新增本科专业名单等进行分析。
报告显示,2021 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数量达 2756 所,本专科院校数量均衡。
数据来源:教育部
2008 年起我国高校数量逐年平稳增长,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数量达 2756 所(不含港澳台高校)。
数据来源:教育部
从办学层次上来看,目前我国本、专科院校数量相对均衡,专科院校数量大于本科院校,且随着高职扩招的进行,差距有加大的趋势。
2021 年,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数量为 1238 所,职业本科 32 所,专科院校数量为 1486 所,专科院校相较上一年度增加 18 所。其中 " 双一流 " 建设高校 147 所,占本科院校的 11.57%;" 双高计划 " 建设高校 197 所,占专科院校的 13.26%。
第二批 " 双一流 " 名单公布,淡化学校身份色彩,15 所高校被警示
2022 年 2 月,第二轮 " 双一流 " 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此次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 147 所,除清北自主建设学科以外," 双一流 " 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 59 个、工程类学科 180 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 92 个。总体上看,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学科的认定,未作 " 大进大出 " 的调整。" 双一流 " 高校数量位居前三的省市分别是北京(34 所)、江苏(16 所)和上海(15 所)。
此次公布的第二轮建设名单有如下重大变化:
一是淡化身份色彩,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双一流 " 重点在 " 建设 ",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学校身份、层次。
二是新增了 7 所高校,其中广东 3 所,成为最大赢家。新增名单如下:
1. 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
2.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3. 湘潭大学:数学
4.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
5. 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6. 南方科技大学:数学
7. 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三是有 43 所高校的 " 双一流 " 建设学科名单进行了调整,各学科专业 " 有进有出 "。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建设学科自行公布。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学科的认定保持了建设范围的总体稳定,没有 " 大进大出 ",有利于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保持定力、持续投入、汇聚力量、沉淀成果。调整名单如下:
四是对 15 所高校的 16 个专业给予公开警示,其中 10 个为首轮自定学科。被警示的原因是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这些高校将于 2023 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名单如下: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2. 内蒙古大学:生物学
3. 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
4.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 " 教育学 ")
5. 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6.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 " 应用经济学 ")
7. 宁波大学:力学
8.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9.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
11.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
12. 西藏大学:生态学
13. 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14. 新疆大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5.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
这也是落实 " 双一流 " 当初确定的一个原则,即动态调整、有进有出,不再是终身制。
报告指出,新增专业回应中国智造发展战略,新增理工科专业占半数。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部也在持续深化高校本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中,共有 265 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前目录内专业 771 种;新增本科专业布点 1.7 万个,撤销或停招 1 万个。其中 2021 年,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 1961 个专业点、撤销 804 个专业点,31 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列入 2022 年相关高校本科招生计划。
新增本科专业中工学门类专业数量位居第一,加上理学门类专业共计达到了半数,这是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在教育领域的投射。工学专业的增设呈现长期趋势。据统计,2013 年至 2018 年工学类净增专业数量超过排名 2 至 4 位的管理学、艺术学、文学三类专业的总和,占新增专业总量的近四成。
新增专业中," 智慧 "" 智能 " 成为高频词汇。北京交通大学新增智能运输工程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新增智慧海洋技术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智慧林业和智慧水利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在全国高校中首次设置。以计算机技术辅助实现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而精通计算机技术与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当下也成为社会的刚需。
2021 年撤销的 804 个专业布点,主要是一些不能适应社会变化需求和就业率过低的专业。此外,为防止部分专业设置 " 过热 ",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艺术类等专业调控力度。
报告根据相关数据指出,考生模拟填报专业选择,更多关注工学、管理学、文学、医学、经济学、法学,就业稳定的师范和医学专业受追捧。
据掌上高考数据,2021 年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专业选择时,最关注的前 20 个本科专业包括工学(8 个)、管理学(6 个)、文学(2 个)、医学(2 个)、经济学(1 个)以及法学(1 个)。
数据来源:掌上高考
近几年,大学生出现了考公务员热、考教师资格证热,在就业时追捧国企以及事业单位等体制内部门。在高考专业志愿选择上,和这些就业岗位相关的专业也受到高度关注,未来就业 " 稳定 " 的专业,录取分数也相对保持稳定,有的呈现上涨趋势,比如师范类院校中的师范类专业。
数据来源:浙江省考试院
数据来源:山东省考试院
【打个小广告:在线学习考试通过可以获得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的大数据职业技术证书,欢迎个人报考和机构合作垂询 18600166209(微信同号),刘老师】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